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6 18:3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罗凯燕 通讯员 代雨菲
守护绿水青山有个“专属账户”?是的,深圳有个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公益基金,它不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个在生态环保方面填补空白、开创先河的创新机制。破坏环境的“赔偿款”、你我的爱心捐赠通通变身“绿色能量”,用于精准修复受伤的自然“皮肤”。
2021年5月,经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决定,深圳市民政局指导深圳市慈善会设立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公益基金(以下简称“生态公益基金”),实行慈善信托管理。生态公益基金生态环境损害后的赔偿金、修复款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将被注入这个基金,通过慈善信托的模式进行专业、透明、可持续的管理,以确保每一分钱都能精准、安全地用于生态保护,守护深圳的绿。据悉,这一模式在全国尚属于首创。
具体来说,这个生态公益基金有以下强大功能:
“修复优先”的硬支撑:当企业无力承担或责任人缺失时基金能迅速响应,为应急处置和生态修复提供关键资金支持,及时化解环境风险。
公益诉讼的强后援:支持社会组织、检察机关提起生态环境公益诉讼,为调查取证、鉴定评估、律师费等提供资助,让守护环境的力量“轻装上阵”,更有底气。
汇聚社会爱的力量:基金也向企业和个人敞开大门。每一笔社会捐赠,都通过慈善信托方式,汇入生态保护的合力中。截至2025年3月底,已接收社会各界爱心捐赠及诉讼赔偿款超1470万元。
不止于“救火”更激发“共建”。基金的使命不仅是“事后修复”,更在于激发全社会共创、共建、共享。例如,基金支持的全民共创打卡“绿美深圳”项目,联动郎朗等5位名人、大咖共同参与倡导,开展以“共建绿美深圳”为主题的全国生态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互动路线打卡,倡导环保理念;古树助养计划通过科学的“一树一策”认养机制,为亟须保护的古树名木提供长期、稳定的修复资金与技术支持,确保这些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健康常青。
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公益基金是深圳法治建设与公益慈善的温暖结晶。它用“法治+专业+慈善”的坚实保障为绿水青山构筑了一道坚实的法治和资金防线,让每一分钱都能真正用于修复生态、守护深圳的蓝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