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滕州机床三成产品出口海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5 14:23:00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枣庄市委确定的“重点工作集中攻坚年”。枣庄坚持立破并举深化动能转换,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城市转型之路。《大众日报·枣庄新闻》特开设“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专栏,围绕工业倍增集中攻坚、区域协同集中攻坚等方面,全方位展示枣庄创新转型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眼下,在山东清峦福兴工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企业研发的“端对端智能热补偿系统”通过接入DeepSeek大模型,为机床配备了灵敏的“温度神经网络”。借助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关键部件的温度变化,并运用先进的AI算法进行精准分析和补偿。这一创新技术使机床加工精度稳定性提升至微米级,达到国际一线品牌标准,为高端制造业的精密加工提供了可靠保障。

在工艺优化和质量检测方面,企业开发的“AI工艺大脑”展现出强大的分析能力。基于海量历史数据,通过AI训练,系统可替代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仅需1分钟就能生成最优加工方案,同时将刀具寿命延长40%。“将AI应用于质量检测,通过视觉、振动、声纹等多模态数据分析,可使不良品率降低72%。AI不是替代工人,而是让每个车间都有‘隐形专家’24小时在线,这正是我们在行业应用领域保持领先的秘诀。”该公司专家介绍。

滕州墨子科创园·精密机床研发孵化制造基地 (宋海存)

近年来,被誉为“中国中小机床之都”的滕州市聚焦高端主机和关键功能部件研发,着力构建高水平数控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机床产业大脑”与“智能工厂”深度融合。

清峦云、鲲鹏云、鲁班云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整合产业链资源,带动上万家上下游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滕州已打造大汉智能“数控机床柔性加工制造”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场景,培育威达精工、山森数控等21个省级以上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研发首台(套)技术装备31项,突破工业母机精度监测等5项关键技术瓶颈。

在滕州高端五轴机床加工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调试一台五轴加工机床。山东威达精工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车间主任邱伟介绍:“AI车间主要配置大型双龙门机床,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项目建成后,将填补国家重大专项技术空白,加工精度可达六级标准。”

滕州高端五轴机床加工中心项目由上海交大智邦科技、威达重工与西班牙企业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50亿元,仅用一年时间即建成投产。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滕州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高端五轴数控机床生产基地之一。

威达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慧彬表示:“公司坚持技术创新驱动发展,深耕高端数控机床领域20年,产品销往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上,我们已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其中五轴联动加工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未来将依托滕州机床产业集群优势,联合上下游企业,打造千亿级智能装备产业生态,提升中国制造在国际高端市场的话语权。”

依托重大项目实施,滕州机床产业实现了从“蚂蚁雄兵”到“群峰竞秀”的转变。滕州市将机床和高端装备产业纳入千亿级产业发展规划,构建起“龙头引领、链条共生、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会长毛予锋说:“滕州将机床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亮点工程来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对全国机床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目前,滕州机床产业年产值突破200亿元,产品涵盖金属切削机床、锻压机床等15大类600余个品种。全市拥有120余家具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30%的产品出口海外,企业积极参与德国汉诺威、美国芝加哥等国际知名机床展会。已培育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7家高新技术企业和3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大众新闻记者 吴荣欣 孟令洋 通讯员 王南南 李杨)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探秘液流电池“黑科技”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枣庄国产创新药不断涌现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看滕州玻璃产业向新求变

聚力集中攻坚·改革创新进行时|石榴红里话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