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加油站可别成为“偷油站”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3:43:00    

容量为50升的油箱被加了将近68升汽油?网络段子走进了现实生活。

近日,车主杨先生驾驶油箱总容量为50升的小汽车,在四川成都市中石油锦华天山站加92号汽油,然而加油机却显示加油量为67.96升。面对质疑,加油站工作人员表示只认油枪数据,僵持之下杨先生只能结账离开。随着媒体的持续曝光,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情况通报称“相关情况正在全面调查中”。

是油箱“真能装”还是加油站“有猫腻”,目前尚无定论。在有关部门进行权威调查期间,有必要纠正关于油箱的一个认知偏差,即“额定容量等于实际容量”。相信不少车主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油箱标注的容积只有50升,可实际加油量或多或少会高于这个数值。其实,并非所有的“表里不一”都属于“偷油”乱象。根据有关规定,汽车燃油箱的额定容量,应控制在最大液体容量的95%。这主要是出于安全考虑——汽油是挥发性液体,如果油箱加得过满,车子在行驶过程中,汽油遇热膨胀会溢出油箱,极大提升交通事故发生率。

通常情况下,汽车生产商会给油箱预留5%—10%的容量空间。以额定量为50升的油箱为例,其实际加油量最大可能会达到55升,而像开头提到的近68升实属罕见。正因此,人们很难不怀疑加油机存在作弊问题。

梳理近年来的媒体报道,加油站里的“猫腻”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其一,经营者私自加装具有“偷油”功能的作弊软件,通过在软件上任意设置参数来控制“偷油”比例。其二,经营者在加油机的硬件上做手脚,通过改动计控主板上的计量芯片来欺骗消费者。其三,加油站以次充好,采取以低标号油品冒充高标号油品的作弊方式糊弄车主。在危害性方面,“偷油”不仅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给国家的税收安全埋下了不小的隐患。从去年5月份召开的综合治理加油机作弊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看,自2023年8月专项行动启动以来,全国共查办加油机作弊案件1249件,涉案金额20.02亿元,罚没金额6.97亿元;查处税费、加收滞纳金、处以罚款19.61亿元。时刻保持对“偷油”乱象的“零容忍”态度,才能更有力地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加油站不能成为“偷油站”,消费者的知情权更不能成摆设。希望有关部门充分履职、主动作为,给公众一个真相,还市场一份清朗。(静子)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