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6:09:00
2025年4月,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再次踏上访华之旅,这已是他三年内第三次访问中国。如此高频率的接触,在欧盟历任领导人中并不多见。在当前全球格局剧烈重构、地缘博弈持续升温的背景下,此行不仅释放出深化中西合作的明确信号,也体现出一种区别于传统阵营对立思维的“欧洲现实主义外交”姿态。
近年来,随着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并通过高额关税重塑全球贸易秩序,欧洲对美在安全与经济层面的依赖显得愈发脆弱。在中美竞争加剧的时刻,西班牙的外交路径格外引人注目。桑切斯明确表示,西班牙是一个“深度欧洲主义”的国家,同时也将中国视为“欧盟的重要伙伴”。在桑切斯看来,外交不应只是对抗的工具,更应是合作与发展的桥梁。
4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摄影/本刊记者 韩海丹
这番话背后,是一场关于“如何在失重的世界秩序中重新定位”的清醒判断。正如西班牙智库埃尔卡诺皇家研究院研究员米格尔· 奥特罗所言,西班牙正试图通过对华接触,“避免落入全面贸易战的陷阱”,并在新一轮全球产业链布局中抢占先机。
事实上,自2023年以来,西班牙在中欧关系中始终秉持“务实中立”的立场:既不在中美之间高调选边,也不断呼吁保持与中国的沟通与合作。作为欧盟最早对电动车惩罚性关税持保留态度的国家之一,西班牙多次呼吁布鲁塞尔“保持与中国沟通的开放性”。桑切斯的对华姿态并非一时权宜之计,而是在美国孤立主义抬头、欧盟战略自主不足的现实下,逐步形成的系统性外交选择。此次访华不仅是一次深化合作的外交动作,更是一场有备而来的“战略加固”。
根据中西双方发布的信息,桑切斯此行同中国签署多项务实协议,涵盖数字贸易、医药化妆品、农业渔业、科技创新及影视合作等多个领域。双方关系正逐步由传统的“贸易型”向“深耕型”演进,体现出双方对“文明互鉴”与“跨文化理解”的重视,软实力合作已成为中西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支点。值得一提的是,桑切斯此次还访问了越南,意在借力“中国+1”模式,提升其在亚太市场的战略韧性与话语权。
在对外政策表态上,桑切斯始终坚持“外交政策不针对任何人”的原则。他强调以“对话优先”,拒绝将国家外交变为地缘拉锯的附庸。这种立场并非骑墙,而是一种清晰而坚定的多边合作理念:拒绝阵营化、强调互联互通、维护自身战略自主。在全球多极秩序不断重塑的背景下,这种“不对抗、强互联”的第三路径,显得尤为稀缺可贵。有分析认为,西班牙尝试在西方对中国的“安全化叙事”中,引入一种更具对话性与建设性的中间立场。
访问期间,桑切斯在与多家中国龙头企业高层会晤时,明确表示欢迎中国资本投资西班牙,意在将西班牙打造成中国企业通往欧盟与拉美市场的“中转枢纽”。这一表态既展现出西班牙开放的姿态,也映射出其在地缘经济版图中寻求“枢纽节点”的战略构想。
需要指出的是,桑切斯政府的对华路线核心理念是在不切割现有西方盟友关系的基础上,拓展更为灵活的对外合作路径。这种“去中心化”的合作模式,与中国倡导的“全球发展倡议”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呼应。在多边主义的语境中,双方的理念找到了新的契合点。
在如今充满不确定性与多重风险的世界中。桑切斯三年内三度访华,既非偶然,也非例行公事。这一外交实践折射出欧洲在应对全球新秩序中的新一轮战略焦虑,也展现出西班牙主动谋求更大外交空间与经济话语权的务实姿态。而中国,显然欢迎这种稳健而现实的靠近。西班牙的对华姿态或许会成为欧盟下一阶段外交路径的重要参照。
(王晨晨系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博士研究生、秘鲁天主教大学东方研究中心访问学者;梁国杰系大连大学环印度洋岛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小岛屿区域国别研究联盟秘书长)
作者:王晨晨 梁国杰
编辑:徐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