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20:31:00
针对我省近期可能出现极端天气过程,省农业农村厅向全省农业生产一线发出紧急提醒,要求各地积极应对并做好防御措施。
一、近期天气预测
4月11~13日,我省将出现春播期首场透雨,降水相态复杂,东西部地区有大雪到暴雪,并伴有寒潮、大风和倒春寒。具体预报如下:
1.我省将出现春播期首场透雨,东西部有大雪到暴雪
11日午后至13日,抚顺东部、本溪东部、朝阳北部地区及宽甸有中雨转雨夹雪转大雪到暴雪(雨雪合量25~60毫米,降雪量5~15毫米,积雪深度3~8厘米),大连地区及绥中有小雨或雨夹雪(雨雪合量0.1~10毫米),其他地区中雨转雨夹雪(雨雪合量10~25毫米,降雪量0.1~5毫米);西部和南部地区局部伴有雷电。西部地区转雪时间为11日夜间,东部地区为12日白天。此次过程降雪强度和范围在4月份具有极端性。
2.陆地和海区最大阵风可达8~11级
11日,渤海北部、渤海中部、渤海海峡、黄海北部偏南风转偏西风6~7级,阵风8~10级;西部、东部地区偏南风6~7级,阵风8~9级,其他地区偏南风5~6级,阵风7~8级。12~13日,渤海北部、渤海中部、渤海海峡、黄海北部西北风7~8级,阵风9~11级;西部、南部地区西北风6~7级,阵风8~10级,局部可达11级,其他地区西北风5~6级,阵风7~9级。
3.全省最高气温将下降10~18℃,将出现倒春寒
12日,全省大部地区最低气温将下降6~10℃,最高气温下降10~15℃、局部16~18℃。12~14日,各地气温持续偏低。东部、西部地区最低气温为-5~-2℃,山区局部将低至-8~-6℃,其他地区为-1~3℃。东西部山区最高气温为-1~4℃,其他地区为5~10℃。全省平均气温为3~6℃,较常年同期(9.9℃)偏低2~5℃,达到气象标准“倒春寒”。15日起全省气温将明显回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西部、南部地区最高气温为20~25℃,其他地区为15~19℃。
二、应对建议和要求
1.做好果树防护。一是延迟花期。早春树干涂白,反射阳光延缓萌芽;花芽膨大期喷施青鲜素,推迟开花。二是边下雪边轻摇树枝,避免积雪压断枝条。三是暂缓修剪。雪后受冻枝条待新芽萌发后,再剪除枯死枝条,剪口涂愈合剂保护。四是雪后全园喷施广谱性杀菌剂,预防病害发生。
2.做好水稻育秧管理。水稻育秧棚要落实相关保温增温措施。一是覆盖保温。增加覆盖物,在霜冻来临前,在大棚上加盖一层或多层防寒布、草帘等覆盖物,增强大棚的保温性能,减少热量散失。可视情况增加棚内覆盖,在育秧大棚内的秧苗上方搭建小拱棚并覆盖薄膜,形成双层膜结构。夜间温度较低时,可在小拱棚薄膜上再加盖一层旧薄膜或无纺布。二是加热增温。有必要时,可燃烧增温,在大棚内放置几个燃烧盆,如使用炭火盆或燃油加热器等,但要注意安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和火灾发生。也可在棚内点燃蜡烛,每平方米放置1-2支,通过燃烧产生热量提高棚内温度。也可电灯增温,在大棚内安装灯泡,利用灯泡散发的热量来提高温度,一般每10-15平方米安装1个100-200瓦的灯泡,霜冻来临前开启。如遇强降雪,要及时清理积雪。未出苗的育秧棚内如果湿度过大,应注意棉腐病的发生。已出苗的育秧棚要在晴天后注意早放风、早喷水,必要时喷药防治立枯病。
3.做好设施农业防灾减灾。一要强化防灾减灾意识。要增强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重点地区、重点部位统筹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影响。二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根据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和天气情况,到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开展巡查、指导,引导农民落实好防寒抗冻措施。三要提前加固维护。抓紧检查温室大棚、水稻育苗棚设施是否完好,对钢骨架无立柱跨度偏大的棚室、竹木结构老旧棚室和存在隐患的棚室要临时增加支柱,压实棚膜底角,增强棚室防风能力。依据温度变化,及时调整揭盖卷帘时间,科学安排棚室通风。降温幅度大、最低气温明显偏低地区要提前准备补光、加温物资,方便随时取用。四要及时清除积雪。降雪地区要动员农民加强值守和巡查,采取人工除雪、风机除雪等方式及时清除积雪,雪量偏大地区要随下随清,防止温室大棚被积雪压塌,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