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强化供需适配 数智赋能就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08:40:00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强调要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配。在求职招聘日渐火热之际,上周,“就业”成为教育战线最亮眼的关键词。

4月2日,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举行。

在高校毕业季之前召开就业创业相关的全国会议是惯例。但今年开会时间更早——

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会议召开时间,均在5月中旬。今年会议则提前到了4月2日。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集中凸显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时间的提前,体现出党和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本次会议上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会议还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拓展岗位,城乡基层稳岗增岗,更好发挥政策综合效应等方面作出部署。

202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222万人,同比增加43万人。考虑到高校毕业生求职季的阶段性特点,以上各项工作的部署落实,需要与毕业生求职高峰期“同步”才能产生最大落地效应。及早对有关工作作出明确部署,将使各地在具体操作层面拥有更多时间、空间,更好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与此同时,教育系统亟须认清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担负的新使命:面对内外形势变化,要实现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更加充分就业,就必须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配,推动教育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相适应。

这一重要使命,需要建立新的赋能路径。

上周,3月31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调研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才供需适配工作,强调要从战略和时代高度深刻领会完善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适配机制的重要性,建好国家人才供需对接大数据平台。

建好这一重要平台,教育系统责无旁贷。教育系统和相关部门拥有海量数据优势,在加强就业数据专业分析,进而建立起学科、专业、市场、职业发展等各要素相关联的数据库方面,优势明显。

同时,相关数据也可为学科专业布局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健全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衔接机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就业指导服务,等等。可以说,以数智赋能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必然之举、大势所趋。

对教育系统而言,必须深刻认识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既是处理好支撑国家战略和满足民生需求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培养人才更加符合社会需要的重要任务,事关国家战略、国计民生,事关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必须以高度的责任心,强化供需适配,为高校毕业生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为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供给高质量人才。

(作者系本报记者)

《中国教育报》2025年04月07日 第03版

作者:高毅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