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1 08:00:00
营商环境做优,企业成长无忧
——金士顿在辛集的创新发展故事
近日拍摄的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河北日报记者 史晟全摄
“这一周已经有三拨国外企业过来洽谈合作,周一是瑞士飞速,周二是日本丰田,周三是德国博世。”近日,在位于辛集经济开发区的河北金士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董事长王红接受记者采访时底气十足。
王红的底气,来自手上握着的6项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130多项专利;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有4项,打破“卡脖子”技术垄断的有3项;目前全国平均每10台氢燃料电池系统中,就有5台配套的是金士顿的产品……
“创新之路并非坦途,没人才、没资金、没市场,这些‘成长中的烦恼’我们都遇到过。幸运的是,在每一个爬坡过坎的关键节点,当地有关部门都帮我们成功破解了一个又一个卡点、堵点、难点。”王红说,正是辛集越来越好的营商环境,让企业发展的路子越走越宽。
想创新没人才——建“人才飞地”,破小城市引才困局
7月17日,在金士顿设在石家庄的动力实验室,张学智博士正带领团队进行氢燃料电池空压机能量回收性能实验。
在以前,像张学智这样的高层次人才,金士顿是很难引来的。
故事回到2021年。金士顿正处于氢燃料电池空压机研发的关键节点,技术卡壳,一时难以突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们得知,张学智主攻的是汽车用材料方向,与企业技术需求高度契合,于是抛出橄榄枝。
“那时刚毕业,没听说过金士顿这个企业。”张学智说,考虑到辛集是个小城市,研究条件和科研团队建设的环境可能不会太好,就拒绝了。
急需的人才引不来,这让金士顿的发展陷入困局。
“无论是城市环境,还是教育、医疗水平,辛集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都有限。”在辛集市科工局创新中心主任张乔看来,现实不能改变,但政策可以灵活。
急企业之所急,辛集市出台了“人才飞地”政策。根据这一政策,企业可以在异地招聘急需的高端人才,这些人才无需来辛集工作,只要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题,就可享受辛集同等的人才奖励政策。
“这一下破解了辛集对高层次人才缺乏吸引力的难题。”张乔说,辛集市“人才飞地”分为研发机构、引才工作站两类,首批次认定了包括金士顿在内的3家基地,最高给予每年50万元的奖励。
除此之外,辛集市还出台了“辛新人才20条”,市财政出资建设了50套博士公寓,高层次人才可以“拎包入住”。
“政策利好,让我打消了顾虑,决定留在金士顿。”张学智说。
如今,在他和团队的努力下,金士顿攻克了“卡脖子”技术,为国产氢燃料电池产业链自主可控奠定了关键的材料基石。
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目前,金士顿不仅全职引进了20名硕博研究生,还与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10余所高校及60余名行业专家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联合攻关技术难题,谋划创新突破口。
要发展缺资金——“两条腿”走路,打通资金堵点
宽敞高大的厂房、先进智能的设备,在今年6月份刚投用的新厂房内,新一代高效悬浮鼓风机正在加紧组装。
“就在这个厂房建到一半时,因为扩大产能和技术研发齐头并进,企业出现资金缺口。”王红说,关键时候,辛集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组织了多次政银企对接会,推动他们和中国银行辛集分行进行深度合作。
“金士顿是高科技企业,专利多,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创新开展了鼓风机设备融资租赁业务。”中行辛集分行公司部主任张华介绍,到目前,他们通过联合授信等方式,已经帮助金士顿获得专利抵押贷款、授信额度和低成本流动资金共8000多万元。
创新型企业成长路上,遇到资金“拦路虎”是常事。
“我们鼓励企业‘两条腿’走路,既要善用金融工具,也要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张乔说。
在省、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引导下,近几年,金士顿已获得研发费用补助130万元,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减免税额4039万元,并承担市级科技计划专项6项,争列省级重大成果转化专项项目11个,获得省市两级研发支持资金3350万元,有效缓解了企业创新资金压力。
有产品没销路——搭平台找出路,力破市场坚冰
人才和资金难题的解决,为金士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企业发展驶上快车道。
然而,很快新的烦恼又来了。产品科技含量高、性能好,价格自然也高,市场一时接受不了,销售成了难题。
没平台搭平台,没出路找出路。
新一代高效悬浮鼓风机研发出来后,在辛集市委、市政府的协调下,先在本地一家污水处理企业试用,为产品提供应用场景。
“当时我们也有顾虑,怕新产品性能不好,影响企业生产。”这家污水处理企业负责人说。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经过一年实验和评估,能耗较原设备降低20%。
“这一下我们心里有底了。”辛集市住建局公共事业科负责人吕化说,企业产品性能可靠,搭建平台该政府出手了。他们积极联系省有关部门,在辛集召开了全省城市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运行管理技术培训会。借助国家大规模设备更新机遇,在会上向140多家污水处理企业推广了金士顿高效悬浮鼓风机。
参加各种展览会、交流对接会、行业协会年会……利用各种途径,辛集相关部门对金士顿产品进行重点推荐,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全国知名度。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4年,金士顿年销售额同比增长8%。
不仅如此,辛集还积极推动金士顿与国企央企深度合作,借助他们的资源,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去年,在一次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的对接中,得知日本要建一家大型养殖企业,正在采购高效悬浮鼓风机,金士顿多方联系,最终签下1100多万元大单。
辛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杜军说,通过主动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辛集打造了“集事即办”服务品牌,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政府帮到关键处,如同催化剂,加速了企业的成长。”王红说,目前,公司产品远销16个国家和地区。(河北日报记者 曹丽娟 见习记者 侯淼)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