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2 22:39:00
“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是每个平安产险人耳熟能详的文化标语。这家诞生于深圳蛇口的企业,在初创时就带着特区敢闯敢试的文化底色,守正创新,始终与时俱进,走在时代潮流前列。
数据显示,2024年,平安产险实现保费收入3218亿元,其中意健险、农险等非车险业务占比提升至30.6%;同时,其综合成本率98.3%,同比优化2.3个百分点。这份稳健的成绩单背后,是平安产险洞察客户需求变化,优化业务结构的结果,也是全面深化数字化转型的成果。
“平安产险将立足主业主责,坚持用户导向,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中,与时俱进,行稳致远。”平安产险党委书记、董事长兼CEO 龙泉强调,“财产险的经营的专业化、精细化、集约化水平将稳步提升,保险作为经济减震器、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将日益突出。
藏在财报中的“五篇大文章”
平安产险的保费结构在悄然变化。从年报数据看,2024年,平安产险责任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农业保险等非车险保费为985亿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30.6%;其中农险业务首破100亿元,并跻身第五大险种。
可以说,平安产险保费结构变化就是当下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一个缩影。近年来,实体经济加速转向高质量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加速涌现。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保险大有作为。非车险的增长根本动力来源于国家繁荣昌盛。平安产险必须坚持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扎根于实体中,扎根于产业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价值。”在龙泉看来,这不仅是业务结构的优化,更是对实体经济需求的深度响应。
过去一年里,深中通道开通,踏浪海天。平安产险累计为深中通道提供风险保障约80亿元;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平安产险和赛力斯旗下AITO问界汽车、一汽红旗等汽车品牌推出了智能驾驶责任险保障计划;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平安产险独家承保该火箭发射任务......平安产险用实际行动见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数据印证了这一逻辑:2024 年,在普惠金融方面,平安产险累计开发覆盖20余个行业的6500款产品,为240万小微企业提供了220万亿元风险保障;同时,平安产险协助推进城市型定制医疗保险项目124个,覆盖市民超3000万,提供超60万亿元风险保障;在科技金融方面,平安产险承保科技保险保单231万件,为6.9 万家科技企业提供9万亿元风险保障。在养老金融方面,平安产险承办长期护理保险项目覆盖参保群众超1000万,累计支付护理待遇近1.8亿元。
龙泉表示,公司将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保险业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功能,筑牢保险经济安全、社会保障和灾害防护“三张网”,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构建保险服务新范式
当前,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数字革命浪潮汹涌而来,正在深度重塑全球科技革命的方向、重构企业价值创造的底层逻辑,对金融保险业亦影响深远。
2024年,平安产险深化推进全面数字化转型,提升服务质效。龙泉强调。“技术是工具和手段。数字化转型要始终坚持以客户为导向,深耕保险场景,拓宽保险的服务边界,为客户提供更加有温度、个性化的服务。”
对保险客户来说,理赔是价值感知最深的环节。传统的车险理赔方式涉及查勘、定损、赔款、填单等多个流程,存在多个断点,影响车主体验。针对车险定损管理难,平安产险研发并上线了全球首个图像识别车险闪赔系统,实现拍照上传秒级定损,定损速度提升4,000倍。
更为重要的是,新一轮数字技术发展将重塑保险经营模式,推动从事后赔付向事前防范转变,实现风险减量。这也标志着保险从单一的保障功能向综合风险管理升级。
据介绍,平安产险高度重视气候变化相关风险,聘请了专业顾问开展气候变化风险识别与评估,并广泛搜集各类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自然灾害因子,通过建立台风、暴雨等灾害的概率模型,将气候风险相关数据运用到保险定价、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为风险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同时,依托卫星遥感、大数据、AI等新技术,平安产险自主研发 “鹰眼系统DRS3.0”平台,搭建了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安责服务、万物互联四大模块,为客户提供防灾减灾服务。2024年,平安产险累计发出台风、暴雨、洪水等灾害预警信息105.5亿次,覆盖6,734万个人及企业客户。
在 格美”“摩羯”等超强台风中,平安产险利用自研搭建的平安鹰眼系统DRS3.0为62.5万家企业客户及2,631万个人客户提供灾前预警及灾后协助,有效帮助减灾减损。
“保险的终局不只是保障,而是综合风险管理服务。”龙泉的这一判断,正在平安产险的科技布局中落地,变成现实。
永远超越客户期待
因时而变,应势而新。不论是丰富保障供给,还是创新服务模式,平安产险持续顺应客户需求,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龙泉总结,公司稳健发展在于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客户导向,除了倾听客户声音,还要永远超越客户期待,持续打造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产品和服务。”
在平安产险,“以客户为中心”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深刻融入到日常工作,体现在产品、服务的细节中。
比如,“平安好车主” App搭建82项服务,为客户提供涵盖 “车保险、车服务、车生活” 的一站式服务,洞察客户需求,精准推荐服务。截至2024年12月末, “平安好车主” 注册用户数近2.36亿,月活跃用户数峰值突破4,100万。
风险减量服务是另一个典型体现超越客户期待的例子。客户对保险服务的需求大多停留在理赔服务,希望可以赔得快。但是风险减量服务是客户更加本质的需求,所有的客户都希望可以平安无事。“我们通过科技手段,通过鹰眼系统及时提供灾害预警;借助智能烟感报警器、温度感应器等智能物联设备,为客户搭建物联网风控系统,有效防范水淹水浸、危险气体、火灾等各类风险。”龙泉进一步解释,长期来看,通过风险减量服务,降低风险发生概率,也可以推动降低客户保障成本,切实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改革创新”是中国平安2025年度经营方针的重要主题,全面数字化战略是2025开年的首要任务。站在新的起点,平安产险正以改革创新,探索保险服务新边界,书写新的篇章。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