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5 09:51:00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近年来,肇庆市高要区回龙镇
紧抓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政策机遇,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产业,
推动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
乡村振兴之路。
△回龙镇供图
农业为基 多元发展
撑起乡村振兴“脊梁”
走进省级肉鸽养殖专业村大田塱村,
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标准化鸽舍,
4.5万对种鸽在此繁育生息,
农业产业的蓬勃生机扑面而来。
△回龙肉鸽养殖基地。赖家乐 摄
△高要区回龙镇肉鸽养殖基地。赖家乐 摄
肉鸽养殖作为当地的重要产业,
是名副其实的致富“金凤凰”。
村内“锦昌”和“锦冠”
两个肉鸽养殖合作社全部达标达产后,
可实现年出栏肉鸽百万羽。
回龙镇政府也高度重视引导肉鸽产业发展,牵头制定、发布《地方特色产品回龙肉鸽》团体标准,填补了回龙肉鸽养殖标准体系空白,使回龙肉鸽在养殖、生产加工等方面做到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力地保障回龙肉鸽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回龙全镇年出栏肉鸽接近400万羽,总产值超过7000万元。省人大代表、大田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夏冠新信心满满地说:“我们将继续扩大鸽场养殖规模,加快回龙肉鸽深加工项目建设,让小肉鸽撑起大产业,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回龙肉鸽。以上2图 黄绮雯 摄
除了肉鸽产业,
回龙镇的鹅、猪、虾等
特色养殖业同样亮眼。
松山村出租土地给养殖大户从事养殖种鹅及销售鹅苗,推动成立了肇庆市正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社员”的模式,拓展养殖规模,提升养殖品质。
松塘村引入广东泰盛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发展无抗土黑猪养殖,成功建立育种、养殖、屠宰、配送、零售垂直一体化全产业链经营管理体系,肉猪年出栏量2.4万头以上。
槎塘村瞄准高要罗氏沼虾产业发展的风口,大力发展罗氏沼虾养殖,以虾为媒推动乡村发展……欣欣向荣的乡村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
△罗氏沼虾。图源 高要区融媒体中心
文旅兴农 品牌塑造
奏响乡村振兴“欢歌”
文旅产业也日益成为
回龙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亮丽风景。
猫爪谷景区作为华南地区
首个以萌宠猫为IP主题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内有龙猫酒店、猫爪野生动物世界、
康养温泉等业态,
自然环境优美,配套服务齐全。
△陈彦成 摄
景区距离
珠三角枢纽高速回龙出口仅3公里,
交通极为便利,
无论是自驾还是公共交通,
都能轻松到达,因此开业后就成为
粤港澳大湾区游客休闲度假的热门选择,
年均接待游客超15万人。
“以前我们村主要是种植水稻、红薯,非常辛苦,一年下来也没什么收入。自从猫爪谷景区建成后,很多游客来玩,村里热闹起来了,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猫爪谷景区附近村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伍宇丹 摄
为推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回龙镇还成立了文旅产业发展联盟,
系统整合辖区田园、古村、森林资源,
推出景区联票优惠和特色旅游线路,
促进全域旅游发展。
△黎槎八卦村。回龙镇供图
依托肉鸽品牌,
探索“养殖+餐饮+旅游”发展模式,
回龙镇的“全鸽宴”
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
大田塱鸽庄推出的多种鸽子菜品,
如红烧乳鸽、手撕鸽、五味鸽、药膳鸽等,
深受游客喜爱。
△大田塱全鸽宴 吴勇强 摄
星级农家乐八姑农庄
也向周边村民、
商户收购本地时令蔬果肉禽,
在为游客提供餐饮服务的同时
带动群众致富增收。
游客们纷纷表示:“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新鲜正宗的粤菜美食,还能感受到乡村的宁静美好,非常适合和家人朋友一起来旅游。”
△八姑农庄特色菜:鹅螺丝、河蚌浸鸡、水库大盘鱼
相关负责人表示,
接下来,回龙镇将坚持差异化发展,
在内优外拓之下,
聚力景区焕新升级和资源串珠成链,
让老景区焕发新活力、
“一枝独秀变美景连片”,
推动旅游业与千行百业相互赋能、相得益彰。
△回龙镇棕榈谷丛林越野基地
△回龙镇恒大梦幻奇趣园
如今的回龙镇,
古村新韵相映成趣,
田园牧歌与现代产业交响和鸣,
一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
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新时代的乡村巨变故事仍在续写……
资料来源:高要区回龙镇人民政府、高要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