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11:16:00
季春时节,贺兰山下,驼铃古道的回响与数据流的脉动交织成曲。
4月12日,来自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五国的青年领袖代表与中国青年齐聚银川,共赴2025年“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交流盛会。这场以“凝聚青年力量,携手共同发展”为主题的对话,既是古丝路精神的延续,也是数字时代南南合作的青春之歌。
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会议。
智慧交锋:数字时代青年同频共振
4月14日,全球南方青年领军者圆桌会议在宁夏大学掀起头脑风暴。60余位青年代表以中、英、俄三语交流,探讨“数字经济与青年发展”的时代命题。
“我刚刚看到有人在使用ChatGPT进行翻译,也有人使用DeepSeek生成文章,AI帮助我们工作,但如果算法过度,推荐同质化材料影响我们对问题和世界的思考。”
“我提议所有参与人员创造联合群体,创造涉及文化、教育、生产等各方面的合作机会,长远来看会让我们互相变得更强。”
……
会议现场,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们围绕“数字经济与青年发展”和“数字技术与高质量发展”两个议题发散思维,延伸讨论出诸多问题:如何让数字技术惠及不同背景的青年群体,缩小数字鸿沟?如何构建一个对青年友好的数字政策环境,提高青年数字素养和认识?数字技术在发挥各地禀赋优势,建立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
哈萨克斯坦科技顾问塔合塔尔·博雷索夫认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正从经贸拓展至教育、科技和青年交流领域。哈萨克斯坦正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鼓励青年投身技术创业。当前,一批中国顶尖高校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分校,为促进人才培养与科技合作创造了独特机遇。该国通过AI平台为十万学生赋能数字技能,构建“人机协同”教育体系。
“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数字信息技术诸如人工智能凭借其独特优势,从多维度助力青年提升就业竞争力,为青年的职业发展蓄势积能。”宁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昊对于大家关心的人工智能对青年就业的影响作出回应,他建议青年们采用“技能前置”战略:“数据分析、社交媒体运营等能力,是青年驰骋数字疆场的通行证。”
会议间隙,哈萨克斯坦谢列布拉人工智能公司首席运营官别克苏尔丹·沙基姆在宁夏大学兰山咖啡品尝咖啡并购买文创产品。
“叮”他打开手机支付宝,轻轻一扫,即刻买单。
“我们国家现在都在使用非现金支付,可以用银行卡系统或者小程序,比如支付宝,这也得益于哈中两国的密切合作。”别克苏尔丹说,就像大家今天达成的共识:数字平台建设和国家间数字合作非常重要,这不仅能够打破语言和地域的限制,更能促进资源、技术和知识的跨国流动。
参观宁夏智慧农业项目。
宁夏大学副校长赵晓佳主要从事中亚民族历史与文化、中国与中亚友好交流研究,曾获土库曼斯坦“马赫图姆库里·斐拉格”奖章。
“今天的讨论热烈热切,我欣喜地看到,中国和中亚青年不仅在数字技术等领域的重要性上达成了共识,还加深了相互了解和合作的意愿。”赵晓佳认为,在当今世界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南南合作”这一概念愈发凸显其重要性。科技革命为南南合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在数字经济领域,青年创业者们可以通过跨境电子商务、数字支付等方式,促进双方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在南南合作中,青年们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推动教育公平、医疗改善、贫困消除等重要议题的解决。
丝路新声:共绘数字丝路新图景
在银川综合保税区,中亚青年触摸到“内陆腹地”向“开放前沿”的转型密码。
占地仅4平方公里的园区贡献宁夏近三成进出口额,其首创的“进境亚麻籽非指定加工监管模式”和“7*24小时通关”服务,令乌兹别克斯坦企业家伊赫季约尔·乌斯莫诺夫惊叹:“政策创新比地理区位更具穿透力!”
银川综保区内,中亚亚麻籽通过创新加工模式转化为食用油,构建起“中亚原料+宁夏智造”的产业链闭环。哈萨克斯坦青年阿谢莉·阿巴科娃轻嗅故乡亚麻籽的油香,直言在千里之外看到家乡的特产倍感骄傲,希望更多的中哈“好物”能够通过电商平台进入寻常百姓家。
参观银川综合保税区。
参观银川综合保税区。
土库曼斯坦马赫图姆库里青年组织国际合作部别根奇·哈尔涅佩索夫详细了解了银川综合保税区补贴政策,认为这是鼓励企业来宁投资的务实之举。
技术合作的涟漪在参访中持续扩散。
参访团深入宁夏希望信息产业公司,该公司执行董事潘晗用英文介绍公司研发的“希言大模型”,引发技术共振。720亿参数的AI模型已深度赋能政务、农业等领域,掀起技术合作热潮——哈萨克斯坦人工智能发展协会政府关系部经理阿谢莎·阿巴科娃随机追问社区数字治理细节。吉尔吉斯斯坦技术总监季穆尔·图拉塔利了解到,贺兰山东麓葡萄园的土壤湿度、防沙治沙区的草方格工程,皆通过卫星遥感实现动态管控,提议将本国生态监测技术与宁夏方案融合,共拓中亚市场。
“宁夏各级政府对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加大算力投入的支持是我们发展的底气。今天各国青年对于发展数字经济的渴望和互利共赢的共识,让我们对未来合作充满希望。”潘晗透露,将借此机会与宁夏相关企业组团赴中亚对接商机。
两千年前,丝绸古道驼铃载着文明的火种;今日宁夏,数据洪流与绿色能源为南南合作注入强劲动能。在这里,未来既扎根于黄土地的厚重,又飞扬在数字云端的辽阔。
开放是文明延续的基因,青年是未来的执笔人。
当古道黄沙遇见数据流,中国与中亚正共同谱写数字丝路的壮丽新篇。(宁夏日报记者 王溦/文 王鼎 付杨 祁国昌 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