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华社看长春:在这里,感受长春“圆心”之美——人民广场“焕新”开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10:10:00    

在长春市中心,有一个承载着城市重要历史与文化记忆的广场——人民广场。随着长春地铁人民广场站D口处的地下通道即将开通,人民广场也将于21日上午8点正式对外开放。

这是7月20日拍摄的长春市人民广场。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2003年,出于交通安全的考虑,长春人民广场实施封闭管理。20余年时间过去,人民广场即将再次迎来市民游客的访问,近距离接触苏军烈士纪念塔等广场内重要的吉林省历史文物。

据了解,4月26日起,长春轨道交通集团开始了人民广场轨道交通连接通道工程的施工。这一地下通道位于人民广场北侧,与长春地铁1号线人民广场站的D出入口相连,长度为78米,通道内总宽4.1米,使人们可以通过地下通道步行到达人民广场。

在地下通道建设过程中,施工队伍克服地质条件复杂、交通繁忙、施工场地小等困难,出入口处采用明挖法施工,过环岛路通道采用暗挖法施工,历时86天完成建设任务。“我们厉行节俭,地下通道的地面和墙面只保留了混凝土原貌原色,看似简约,但能够保证安全通行。”长春轨道交通集团技术部经理王伯冠介绍。

与地下通道施工同步进行的,是人民广场绿化美化专项工作。为迎接人民广场时隔多年重新对外开放,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从彩化种植、绿化种植补植、乔灌木修剪、绿地整理、基础设施维修等方面开展工作。

三角梅、月季、一品红、大花海棠、美女樱……步入修葺一新的人民广场,鲜花环绕,绿树成荫。长春市林业和园林局绿化中心主任惠大东介绍,这次人民广场绿化美化专项工作,共栽植花卉约115000株,铺种草坪5300平方米,整理绿地11500平方米;此外,还维修广场内方砖约230平方米、更换广场外侧花池文化石36平方米等。

“我们根据人民广场内的植物情况,开展了大树复壮、病虫害防治等工作,还将随时换植应季景观花卉,为的是让来到这里的四方宾朋感受到长春的绿意盎然,感受到人民广场的文化底蕴。” 惠大东说。

人民广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当时,日本侵略者在长春设置了大同广场(即今天的人民广场)作为交通中心;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这里树立起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缅怀为支援东北人民抗击侵略者而英勇牺牲的苏联红军烈士。

这是7月20日拍摄的长春市人民广场一隅。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适逢人民广场重新开放,苏联红军烈士纪念塔也完成修缮工作。这是一座花岗岩质地实心塔,高27.75米,由塔基、塔座、塔身三部分组成,是吉林省省级文物和长春市地标性建筑。据介绍,本次修缮主要是对纪念塔的塔顶飞机模型、塔身石材、塔柱矮墙、塔座地面及台阶进行了修缮,并在纪念塔外围新安装了监控设施,展示其庄严风貌。

在人民广场,既能游览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也能体验休闲的美好生活。从通往人民广场的地下通道里出来,就看到了一家装修精致的“人民咖啡馆”。这个坐落在人民广场里的以人民为名的咖啡馆,将成为人民广场的一张新名片。

可以随着温度升高而呈现不同字样的咖啡杯套、咖啡上方精致的拉花图案、各式各样的长春文创产品……人民咖啡馆已经准备好迎接市民的光顾。“这家咖啡馆由长春文旅集团打造,是吉林省首店,坚持‘人民咖啡,人民至上’的理念,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人们通过在这里品尝一杯咖啡,可以感悟长春历史文化、享受慢生活。”人民咖啡馆店员乔骏豪介绍。

这是7月20日拍摄的长春市人民广场内的人民咖啡馆。新华社记者唐成卓 摄

一条通道,联通古今,赓续文脉。人民广场对外开放后,行人可以从地铁站经过地下通道直达广场中心瞻仰、观摩苏军烈士纪念塔等历史文物,显著缩短通行时间。与此同时,这将减少地面交通干扰,缓解高峰时段人流压力,实现地下交通网络有效衔接,提升市民出行效率和体验。

我们期待,人民广场将成为长春市民参观、休闲的好去处,也成为各地游客深入了解长春和东北地区历史文化的一扇窗。


来 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