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金评天下|人工智能下一个浪潮剑指物理AI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1 20:20:00    

金融投资报评论员 刘柯

7月17日,黄仁勋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是物理AI(Physic AI),AI从当前的文本或者图像大模型向工业仿真、生物医药等物理规律驱动领域转移,未来AI的所有能力都能够融入物理世界。

按字面理解,物理AI是能够理解物理定律并与现实世界交互的智能实体系统,直白点说,现在的AI就是你问我答和文生图、文生视频,都是简单的认知性任务,但这却仅仅是AIGC的初始阶段,它的局限是始终无法跳出二维平面,无法实现能提升人类生产效率的超级智能。而物理AI是一种三维感知领域的AI,它不仅仅是人与机器的感官交互,而是要让机器能自己思考并实质性行动。

在黄仁勋看来,机器人是物理AI的一个很好的载体,这也是AIGC从二维平面向三维感知空间智能领域迈进的一个切入口,将真正地实现“机器思考”。物理AI通过机器人感知升级,可以让各种类型的机器人的生产效率实现脱胎换骨式的变化。比如人形机器人不再是玩具摆设,而是可以帮助人类干活的智能体;自动驾驶也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实现智能判断与反应。总之,机器人会更像智商超越人好几倍的“钢铁侠”。

当然,机器人仅仅是物理AI的很小一部分,空间智能物理AI拥有广阔前景,不仅仅是机器人领域,包括自动驾驶领域也属于物理AI的实际应用。此外,还有很多可以实现机器智能感知与升级的领域。由此可见物理AI的广阔前景。不过,要实现物理AI的普及,必须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更快速的运算和容量更大的算力,第二个是更具落地性质的空间感知和垂直类大模型应用。

英伟达之所以对物理AI如此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随着AI训练的逐步成熟,下游应用的产业链建设必须要跟上,否则就无法消纳越来越先进的GPU芯片和庞大的算力输出,仅仅依靠二维平面的问答和图片视频显然是不够的。因此,英伟达积极推动AI从二维平面向星辰大海般的三维物理感知层面进阶。要知道,机器人的全球年产值已达3000亿美元,而且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个行业还将迎来更广泛的应用。AI进入三维物理感知对算力的需求将是几何式的爆发增长,这对于越来越先进的GPU和庞大的算力消纳来说是件好事。

其次是我们需要更具落地性质的大模型应用。这种大模型不是简单的平面思考,而是空间智能AI大模型,是多模态的三维空间感知。比如给各种机器人做智能升级的大模型,让机器人能自己智能思考并反馈人的指令,不再是简单的重复指令,特别是像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等需要不断思考与升级的机器人。可以预见,未来能在物理AI大风口起飞的,一定是垂直类的AI智能体。比如面向工业制造场景的空间智能闭环系统,或者面向金融、教育等垂直类的AI智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