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当前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非遗“酱”心奇妙游!江门20组家庭探秘李锦记鲜味工厂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09:05:00    

5月4日午后,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内传来阵阵欢声笑语。20组家庭在李锦记“探寻百年非遗「酱」心味”科普活动中,开启了一场穿梭于历史与科技之间的奇妙旅程。孩子们踮着脚尖观察生产线、捏着蚝壳创作“艺术品”,最后用酱油雪糕的甜咸滋味为这场鲜味探索画上句号——原来,非遗文化也能如此“可口”!

20组家庭探秘李锦记鲜味工厂。 南方+ 周柳妤 拍摄

下午2时,李锦记新会生产基地里酱香弥漫,孩子们牵着家长的手,蹦跳着涌入李锦记“永远创业精神楼”。一座沙盘吸引了他们的目光,通过沙盘可以鸟瞰到整个厂房的全貌。讲解员轻点屏幕,实时监控画面中,酱油的生产工序等一目了然,孩子们不禁瞪大了眼睛,9岁的许建勋惊讶道:“原来我们平时吃的酱油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通过沙盘可以鸟瞰到整个厂房的全貌。受访者供图

“大家猜猜,李锦记的工厂里藏着哪些环保小卫士?”讲解员话音未落,孩子们便指着沙盘叽叽喳喳地说:“光伏发电!”“污水处理厂、地源热泵系统!”讲解员笑着揭秘:“还有沼气发电机和人工湿地公园,它们让工厂的废水变成清水,废渣变成电能哦!”大家纷纷感叹:“原来酱料生产也离不开绿色科技!”

“当年李锦记正是凭借蚝油和虾酱两款产品起家……”走进百年味道展览馆,一张张泛黄的照片揭开了李锦记波澜壮阔的发展史。百年来,李锦记从小渔村的家庭作坊起步,逐步发展为现代化工厂,产品不仅走向全球,更伴随中国航天事业“飞天”——连续12次为航天任务提供酱料。从灶台烟火到太空餐桌,一瓶酱料浓缩了百年坚守与创新。

李锦记的产品琳琅满目,如同一本“舌尖上的立体百科全书”。受访者供图

讲解员结合有奖问答的形式跟参观者互动,现场气氛活跃。 南方+ 周柳妤 拍摄

活动高潮落在科普长廊的“蚝壳艺术工坊”。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用李锦记如手掌般大的蚝壳制作工艺品,让蚝油制作技艺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大家埋头创作,有的将蚝壳粘成烛台,有的用彩笔画出海洋图案。10岁的陈皓德和妈妈一起画了一只熊猫,小心翼翼地将蚝壳粘在一起,“这是李锦记熊猫牌蚝油的图标!”

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用李锦记如手掌般大的蚝壳制作工艺品。受访者供图

小朋友在蚝壳上绘出熊猫图案。受访者供图

活动让蚝油制作技艺这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南方+ 周柳妤 拍摄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收获了满满的干货。11岁的伦钰瑜说,她是在公众号上看到活动预告的,马上就让妈妈报名参加了,“印象最深的是百年味道展览馆,看到了很多李锦记的初创场景,好像穿越了时空。还有工厂的自动化生产线比乐高工厂还酷,沙盘上找环保宝藏也超好玩!”

活动在孩子们的惊叹与欢笑中落下帷幕。这场活动不仅是传统工艺的展示,更是一场科创与科普的双向奔赴——李锦记以自动化生产线、航天级酱料研发诠释“硬核科技”,又通过家庭探秘、趣味问答让前沿技术“轻量化”触达公众。当孩子们走进工厂时,这场沉浸式科普,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播下了新的火种。

活动在孩子们的惊叹与欢笑中落下帷幕。受访者供图

撰文/摄影:周柳妤(除注明外)

【作者】 周柳妤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