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5 09:00:34
六首含着情人的古诗,让你读懂,中国人对情人的定义
每年二月十四,是西方情人节。这个节日已经成为中国的新民俗,很多年轻会在这天向对方表达爱意,比如寄送鲜花,约会,恋人们则相约出游,享受浪漫,已经结婚的夫妻,往往也会选择这天送礼物,红包转账,加上商业推动,成为一个继春节元宵之后,又一个主题轻快浪漫的温馨节日。甚至惠及所有家人和朋友。
情人节的来历,是公元270年,罗马教会处死了为年轻人主婚的教父瓦伦丁,但是爱是人类不可遏制的生存延续的重要主题,所以人们将他的祭日化作爱的节日,叫“瓦伦丁节”,在欧洲绵延下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港台和大陆之间的交流,将这个节日文化带进大陆。
那么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是没有“情人”这个说法和“情人节”的。
实际上,“情人节”本来就是“瓦伦丁”节的中文转译。虽然中国自古没有专门的叫“情人节”的节日,但是自上古延续下来的几乎每个重大的节日,都包含爱的团圆和祝福,比如三月三上巳节,元宵节,春节,七夕节,中秋节。
那么关于“情人”的说法和文本,至少在晋朝就出现。
情人在中国古汉语中,有三个含义。
一是,互相有感情的人,是知己加上很好的感情相知互动,是有情人的简称。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
东风洒雨露,会入天池春。
予若洞庭叶,随波送逐臣。
思归未可得,书此谢情人。”盛唐 · 李白《送郤昂谪巴中》
李白性格爽朗,情感充沛,江湖游走,他结交了很多真挚的朋友。这些朋友陪他共过诗性也共过患难。李白五首有情人的诗,其中四首,都是写男性友人的,兄弟知己之情满满。
一位官员朋友贬谪到四川,李白去送行,说你是皇宫天上的瑶草,这次是将你移种到四川。
那是天上的皇恩雨露,让你去享受四川天池的春天。
我就像树叶一样,陪着你漂流过一段路途,又目送你远去。
我想你短时间是回不来的,写下这首诗,送给真挚而伤感的你。祝福你不以贬谪为苦闷,有更好的未来。
这首诗其实是用正面的鼓励化解朋友的挫折。你是不会惧怕这点风雨的。
李白还有“情人道来竟不来,何人共醉新丰酒”。这是特指他意气情感相投的朋友,没有过来,不能把盏言欢,有大失落。
“少年初带印,汾上又经过。
芳草归时遍,情人故郡多。
禁钟春雨细,宫树野烟和。
相望东桥别,微风起夕波。”中唐 · 韦应物 《送汾城王主簿 》
这是韦应物写给年轻的朋友王某,他走马上任,路过家乡汾城,当然这只是小停留一站,他的目的是京城。
那么韦应物迎接他是在春天,说你归来的时候,正是家乡芳草遍地之时,而和你有感情的人,是这个生养你的家乡,你在这里停留,是身心的松弛和加油。
和你有感情的人,还是家乡多啊。
当然这情人也包含韦应物自己。
接下来他就祝福王某,此次上京正是春风细雨,祝你一帆风顺。
这句“情人故郡多”,非常能打动游子的心,哪怕是宦游,远离家乡,都不可能有在家乡故人面前的那种松弛。
二,情人指的,恋人,相爱或者所爱的人。
“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
感郎千金意,惭无倾城色。
碧玉破瓜时,相为情颠倒。
感郎不羞赧,回身就郎抱。”东晋 · 孙绰《情人碧玉歌》
这是最早的一首有“情人”的诗。
且写的是一个娇美的女孩子,叫碧玉。
碧玉十六岁时,嫁给了汝南王司马义,是他宠爱的小妾。她出身低微贫寒,但是娇俏淳朴,汝南王以千金聘迎,也算给了这位女孩极高的社会荣誉和地位。很难说她对他不产生爱慕依恋和互动,这也是正常的感情感应。
所以碧玉成为美好爱人情人的代词。
“草树非一香,花叶百种色。
寄语故情人,知我心相忆。” 南梁 · 萧衍 襄阳《蹋铜蹄歌三首其二》
南北朝梁武帝萧衍是个雄才大略的帝王。三宫六院,妃嫔无数。
不过这首诗写得有特点。
草木不是只有一种香,而花朵有千百种。
而我在襄阳的春天,在百花丛里。
我来给你写信,给你带话,这世上有百媚千娇,而我只爱你一种,在这样繁华的景象里,我感到了寂寞,因为我在思念你。我要告诉你,我在思念你。
他的故情人是谁呢?是他的皇后,还是某个就以冷落的妃子?
但是经过时光流逝,而落在心上,在他乡忽然深重思念的人,那就是藏在他心中的挚爱吧。
看一个男人的爱,不在于他富贵时给你多少,而在于他在没有你的地方和时候,是否记得你。
只是无从得知,这位佳人是谁,能够让帝王如此惦记的,想必在于温情而不在于美貌。
三是指的深情的夫妻。
“纤纤折杨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贵,怜是故园春。
迟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鬓老边尘。”唐 · 张九龄《折杨柳》
张九龄是盛唐名相,他本人广东人,家眷妻子留在广东。盛唐的辉煌有张九龄的功劳。在入朝为官的多年,他们夫妻聚少离多。张九龄本人气质不凡,但是品德极好。
又一次上京,妻子折杨柳相送,柳枝在古代有辟邪除疫,生生不息的说法,新春新年插杨柳于门庭,送别也要折柳枝,替人挡风尘,祝福长久,落地生根,一路健康,柳又谐音留,留人留命,长长久久。
所以当妻子将杨柳送到他手上时,他感慨万千。这杨柳不贵重,但是我知道你是要我记得家。
我老了,却又往京城去,这是王命和责任,我也竞争不赢后来者,只是这样的日子还要持续。
感谢你了,我的妻子,懂我的爱人,懂得我的心情。
这里的情人,是自指,于家乡,于妻子,他是深情的人;也是互指。
此时的张九龄已经中老年,他仍旧愿意用情人来特指,是因为夫妻情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唐 · 张九龄《望月怀远 》
这首诗有中秋的千古名句,但是很少人知道,这是张九龄什么时候写的,为谁写的。
张九龄晚年因为直言不讳安禄山会造反,让自大的唐玄宗很生气,将他调离京城,去 荆州做大都督府长史。虽然后来封始兴开国伯,但是就让他留在荆州。
晚年疾病缠身的张九龄,想回家乡广东,但是需要唐玄宗同意。因为皇帝不同意,你私自回乡,那是违旨的。正是在苦苦思乡和等待圣旨的过程中,迎来了他生命最后一个中秋。
他并没有真正去看海上生明月,但是那海上生明月就是他从小能熟悉的家乡景色啊。
他在荆州,老妻子在广东家乡,天涯之远,共在此刻。
他怎么不思念家人,又怎么不知道家人妻子在盼望他。
他一个人吹灭了蜡烛,立在月光下,他想将月光送给妻子,但是只能早早上床,借梦里团聚。
此年张九龄六十多岁了,离他的生命结束不到一年。
那句“情人怨遥夜”,写的不是少年夫妻的浪漫,是岁月深沉的相思相爱和牵挂。
而张九龄的“情人”也诠释了中国文字中“情人”最美的境界,相爱的,有着无尽岁月沉淀的爱和人,真正的情感所在,冷暖相牵,人生相关。